400-050-1113

详细内容

【每日做题】中小学教育综合题海精炼第四十四期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五、论述题

61.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因素。

6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要求。

六、判断说理题

63.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

五、论述题

61.【解析】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因素有:

(1)遗传素质。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如肤色、身高和体重等。这些生理解剖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环境。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

时具有主观能动性。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2.【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1)个体发展具有顺序性

身心发展顺序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前进,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因此,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所谓关键期,是指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个体的影响变得很小或没有。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帮助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发挥优势,长善救失,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年轻一代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个别差异。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

六、判断说理题

63.【解析】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性。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成就每个教师梦

Better yourself as a teacher

福建学赞教师

微信公众号

教招交流群

客服微信号

关于我们

咨询热线

400-050-1113

(周一至周日9:00-23:00)

联系客服

seo seo